聚乙烯,这一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塑料材料,其实蕴含着丰富的种类与广泛的应用领域。从日常购物所用的塑料袋,到保护食品的食品包装膜,再到孩子们手中的各种玩具,聚乙烯以其多样化的形态和特性,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近年来,中国的聚乙烯产能呈现出持续稳步增长的态势,发展势头强劲。从2014年的约1500万吨起步,至2023年已攀升至约3000万吨,实现了产能的翻倍。这一过程中,尽管经历了小幅波动,但总体向上的趋势十分明确。特别是在2017年至2021年间,聚乙烯产能实现了显著跃升,几乎每年都以稳定的增速增加,至2021年已接近2800万吨的高峰。尽管2022年因市场或政策等因素出现了短暂回调,但2023年迅速恢复增长,展现出产业的强大韧性和市场需求的持续旺盛。从增长率方面来看,初期几年保持在10%至15%的稳健区间,随后在2019至2021年间加速上升,2021年增长率更是接近23%的高点。尽管2022年增长率大幅下滑,但2023年的回升预示着行业正逐步回归稳定增长轨道。
2023年,我国聚乙烯产能分布呈现出多元化的竞争格局。从产能分布来看,地方企业以27%的占比领先,显示出其在政策与资源方面的独特优势。中石油与中石化两大央企紧随其后,分别占据22%和16%的市场份额,稳固了其在行业中的领军地位。此外,煤化工企业以18%的份额异军突起,彰显了煤炭转化技术在聚乙烯生产中的巨大潜力。同时,外企合资企业也占据了17%的市场份额,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持续推动国内聚乙烯市场的进步。这种多元化的分布格局不仅体现了我国聚乙烯生产领域的广泛参与度和市场活力,也预示着未来行业竞争与合作将更加紧密。
在进口方面,近年来我国聚乙烯进口量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2019年进口量为1666.6万吨,2020年短暂增长至1853.4万吨后,便逐年下滑。至2022年,进口量已降至1346.8万吨,显示出国内生产能力的提升及市场供需结构的调整。2023年虽略有回升至1344.0万吨,但仍未恢复至初期水平,表明我国聚乙烯的进口依赖度正在逐步降低。
今年国庆小长假一结束,国内聚乙烯市场就开始展现出了强势的上涨势头。从成本端的情况说起。最近,国际原油期货市场震荡不断,价格略有下滑。目前,中东地区的地缘局势仍然是影响原油短线走势的主要因素。不过,一旦中东地缘风险得以解除,其对原油盘面的影响就会逐渐减弱,原油市场的波动也将回归到基本面。然而,从当前的基本面来看,原油市场仍然显得较为弱势,未来还有进一步转弱的可能。
聚乙烯市场眼下基本面表现不俗,短期来看,PE价格预计会在震荡中前行,虽然上涨空间可能有限且需谨慎看待,但仍存在一定的推涨潜力。